WWW大手筆網—中國第一文化門戶網站
文化長征第六十四站—菩提之路第二站活動現場。WWW大手筆網—中國第一文化門戶網站
繼文化長征第六十三站——菩提之路《心經》《吉祥如意經》抄經啟動儀式于2015年5月18日在北京安徽大廈隆重舉行之后,2015年5月24日文化長征第六十四站走進河南滎陽市蟠龍寺,菩提之路第二站走進蟠龍寺龍鳳山莊,200余名嘉賓參加了此次活動。
文化長征是一項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由中國佛學文化保護發展中心主任、中國牡丹產業服務聯盟秘書長、中國宗教建筑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家聯盟主席、著名思想家、武術家、中國書法教父張勝利先生開創,集佛學、道學、書畫、陶瓷、武術、易學、宗教建筑、文藝為一體,涉及工、農、商、學、兵等領域。如今,已經在大江南北走過輝煌的六十四站,為文化長征樹起了一面面鮮艷的旗幟:
以陳明、紀玉生、陶彥華為領軍人物的中國齊魯畫派;
以萬山河為領軍人物的中國南北極冰川畫派;
以楊華山為領軍人物的中國微山湖畫派;
以劉福人、汪青山、董學廣、馬昭璞、趙海東、付貴貴為領軍人物的中國齊魯書派;
以董經斌、劉新民、宋德山、孫立、趙坤迎、張帥鋒、鄭洪賢為領軍人物的中原書派;
以解殿卿、袁柱石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原畫派;
以裴太平為領軍人物的中國三晉書派;
以宋明遠、陳明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海洋畫派;
以陸林深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蘭陵書派;
以鄒貴生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臨川書派;
以李羊民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燕京印派;
以王溪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燕趙畫派;
以邸義興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燕趙書派;
以蕭峰、周玉金為領軍人物的中國禪意畫派;
以王景興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關東書派;
以蕭玉芝、蔡云啟、劉敏君為領軍人物的中國燕京畫派;
以徐明遠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畫中畫派;
以裴永志為領軍人物之一的中國北宗畫派;
以江碧波、萬山河為領軍人物的中國巴蜀畫派;
以孫五郎、石夢溪為領軍人物的中國關東賦派;
中國荷花焦墨畫派創立者解殿卿;
蒙高生的蒙氏書法
當代武術大師鄧杰、孫蘭欣、吳景川;
詠春拳大師楊炳燦;
中國佛商領軍人物黃進前、張叢義、孫燕華;
武術家、藝術評論家何金良;
武術家、陶瓷美學家李偉杰;
武術家、書法家張宇軒;
中國鈞瓷之父范文典;
中國鈞壺之王溫紅遠;
以趙國增、溫富現為領軍人物的中國鈞瓷八大家;
中國鈞瓷爐鈞之王文俊奇;
中國定瓷大師牛占圈;
中國鈞瓷鑒賞家張國鵬
中國鈞瓷金手指張俊科;
無抗領袖、誠信中原倡導者趙遵喜
道德楷?茖W家陳崗……
數以十萬計的人從中獲益,其影響力和輻射面也將越來越大。這一壯舉,深深影響和感染了許許多多有思想有追求的藝術家與文化名流,包括書畫界、陶瓷界、武術界、佛學界、企業屆等精英陸續成為中國文化長征的支持者與追隨者。
本次活動由于寶智先生主持。大會開始前,河南郟縣如意寺梵唄合唱團唱誦《吉祥如意經》,為與會人員祈福。
鄭州市龍湖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萬欣先生在大會上致歡迎詞,他代表龍鳳山莊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大德高僧們的光臨,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游觀光、休閑養生等精神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今天是蟠龍寺和菩提之路組委會的項目簽約儀式,我很榮幸參與到這項利國利民的事業中來。我愿意為佛學寺院的建設發展、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期盼我們共同的事業蒸蒸日上!
河南滎陽市蟠龍寺住持在發言時說,感謝中國文化長征組委會團隊一行來到滎陽蟠龍寺,有幸與菩提之路結緣,有幸與如意寺結緣,我愿與大家攜手并進,為推動寺院建設,弘揚優秀佛學文化,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祝大家事業有成!身體健康!阿彌陀佛!
河南郟縣如意寺梵唄合唱團唱誦《吉祥如意經》。
著名青年藝術家、九龍合壁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海濱先生在大會上發言說,人生難得,佛法難聞,珍惜眼前,活在當下。在菩提之路上,有幸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他們為菩提之路的前行,為指引、扶持團隊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作為梵文化經濟發展聯盟的發起者,我深深感到肩負的重任、路途的艱辛,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前行。同時,希望在我們的倡導下,各界的有識之士、大德精英能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復興、佛學文化的發展,為歷史古剎的修復、環境的改善獻出愛心。
河南慈航書畫院院長、中原書派領軍人物之一李潮洋先生在發言時說,文化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寺院既是宗教信仰的場所,同時也是傳承優秀文化,傳遞愛心的場所,此次菩提之路將灑下愛心的種子,相信一定會有更多人從中受益。
《菩提之路》編委會副主編、九龍合壁文化藝術投資有限公司顧問姚東升先生在大會上發言,他希望以此為契機,儒、佛、道三教和有識之士,攜手合作,加強交流,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和宏揚宗教優秀文化資源,運用古人的智慧,聚集各方力量,為促進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增加正能量。呼吁大家要充分發揮佛教的獨特優勢,積極開展和參與社會公益,為增進全人類的福祉、和平發展,合作貢獻智慧,作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著名學者、中國牡丹書畫院院長蔡云啟先生在大會上就佛教與商人的淵源及現狀進行了闡述和探討,主要從佛教的歷史發展脈絡三個重要方面進行了說明。最后他強調,從佛教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來看,佛教與商業、僧團與商人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系。認真發掘和研究其中的寶貴資料,重新認識商人在佛教的傳播,維護佛教和諧發展在整個社會和諧發展歷史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對于充分認識佛教、規范佛教、發展佛教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道士代表姚東升在發言時希望以此為契機,儒、佛、道三教和有識之士攜手合作,加強交流,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和弘揚宗教優秀文化資源,運用古老人的智慧,聚集向善的力量,為促進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增加正能量,要充分發揮佛教的獨特優勢,積極開展和參與社會公益,為增進全人類的福祉、和平發展和合作,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文化長征組委會秘書長、中國宗教建筑文化專業委員會外聯部部長、陶瓷美學家李偉杰先生在大會上發言時說,由思想家、武術家、陶瓷家、中國書法教父張勝利先生開創的今文化長征已走過了輝煌的六十三站,文化長征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絲綢之路”,它是用一帶一路的思想,積極影響所涉及到的宗教界、企業界、藝術界、文化界、武術界、陶瓷界等諸多領域,已使中外眾多人士從中受益。文化長征菩提之路是踐行“帶著思想上路,為了理想趕路”的文化長征理念,倡導優秀的佛學文化,大行天下寺廟,結緣天下大德,為佛學文化再續新篇章。他指出,學佛的過程是升華自我的過程,所以尋找自我身心的提高才是根本的。“過去”無法挽回,“將來”無法實踐,唯有把握當下,開發俱足本性的自我,才是成佛的如意妙門。他說,《吉祥如意經》正是在此理念下形成的,它從當前中國佛教現實情況入手,脫離繁、雜、亂的思想現狀,從世間法入門,簡要明了,直透心源。“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如意不可思,如意不可量,如意不可說”。如果說《心經》是心源的寫照,那么《吉祥如意經》就是直達心性的航標。
菩提之路恭迎由中國如意寺大孫總普賢菩薩廟會管委會恭贈之普賢菩薩像。
山東省齊魯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彥華女士在大會也分享了她的思想。她說,很榮幸跟隨中國文化長征來到河南參加這次盛會,非常感謝張勝利主任給我跟隨學習的機會,并能夠創作這幅作品“普賢菩薩”代表中國如意寺敬贈給滎陽蟠龍寺。菩提之路給我的啟示,讓我從心靈感受到創作這幅作品的深刻意義,在這個時代,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契約精神,求真向善,佛光普照,禮儀圓明。我愿意投身到文化長征及菩提之路活動中,成長修煉,并為我們共同追求的理念“文化長征,百家講壇,去偽存真,精神傳承,分享成果”,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她最后預祝文化長征菩提之路撒下的菩提種子,成長壯大,開花結果。
河南平頂山市僑聯副主席劉娜女士應邀在大會上發言。她說,“佛教的社會價值不僅在其藝術形式多么壯美,而主要在于其精神內涵的更加崇高,在于其價值取向的積極意義。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佛教寺院已成為休閑旅游的勝地,也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千百年來人們凈化心靈、得到精神慰籍的場所。佛法的修行,能夠針對當前存在的自然、社會、精神諸多現實問題,有利于人們釋放壓力、學會放松、放下,學會舍得。有助于人們適應當前社會需要,倡揚社會風尚,提升人格形象,也能夠對人類社會主體信仰結構進行重建,從而推動世界實現真正的和平發展。“心若如蓮,相菩提。相由心生,一切從心起,你心里有美的事物,相也隨之美好。我們可以在內心留一片凈土,讓綠色蔥郁繁茂,心靈青山不老,綠水靈秀,相就一定會清麗脫俗。”她表示,將在文化長征的引領下,滿懷信心,堅定追隨,同心協力,共創美好明天。
爐鈞之王、著名鈞瓷大師文俊奇在發言時說,非常感謝中國文化長征的一路引領,非常景仰文化長征發起人著名思想家,武術家,陶瓷家張勝利先生的超凡智慧,感謝他在鈞瓷方面給予我的幫助與指導,也非常有幸能夠把親手制作的鈞瓷作品《缽》,奉獻給我們菩提之路的組委會。在此,祝中國文化長征再踏新征程,把我們優秀佛學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我愿意堅定追隨文化長征的腳步,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長征發起者、文化部中國佛學文化保護發展中心主任張勝利講話。
文化長征的發起者、文化部中國佛學文化保護發展中心主任、著名思想家張勝利最后做了精彩的總結發言,他首先與大家分享了推動文化長征六十四站的心路歷程。然后指出,宗教是一種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也是國家在政治舞臺上進行競爭的力量之一。我們應站在國家戰略高度這個層面,去對待我們的宗教文化。當今的菩提之路應該是要號召各方面熱愛文化、熱愛宗教藝術、有善心的企業家、愛心人士,能夠拿出他們的一份愛心,幫助支持、重建、維修我們的寺院,讓我們精神慰籍的地方得以更加完美、更加莊嚴,成為旅游文化的勝地。張主任還就佛教文化怎樣更具中國化,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又進行了闡述。
著名學者、中國牡丹書畫院院長蔡云啟向大會獻禮。右為馬海濱先生。
著名書法家李潮洋先生(左)向大會獻禮。
齊魯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彥華女士(左)向蟠龍寺捐贈《普賢菩薩像》。
到場的諸位藝術家們紛紛為大會獻出了他們精彩的作品,使會場處處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氛圍。爐鈞之王文俊奇先生分別向蟠龍寺和菩提之路組委會捐贈了他的鈞瓷—缽作品,著名學者、中國牡丹書畫院院長蔡云啟先生為大會創作的《吉祥如意》牡丹圖,慈航書畫研究院院長李潮陽先生獻出的《吉祥如意經》經文和《菩提之路》書法作品,孫振山先生現場創作并捐贈的書法作品,齊魯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彥華女士向蟠龍寺捐贈了她新創作的作品《普賢菩薩像》。各位藝術家們用他們的作品,表達著要為千年古剎修復重建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會上,馬海濱先生代表梵文化經濟發展聯盟與蟠龍寺負責人進行了簽約儀式。
出席菩提之路第二站活動的部分嘉賓合影。
河南遂平廣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無抗有機產業聯盟秘書長趙遵喜,道德楷?茖W家、中國無抗有機產業聯盟會長陳崗,著名畫家、中國現代年畫之父、齊魯畫派領軍人物陳明,齊畫書派領軍人物、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汪青山等紛紛發來賀信,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化長征,共創美好明天。
本次活動由中國第一文化門戶網站——大手筆網及文化長征微信公眾平臺等提供全程媒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