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榕,作家閑墨,在文學與國畫中自得其樂。
與楊新榕先生結緣,還是從他與泉州少林寺釋理覺法師、閩南古建畫家陳山山、書法家吳國琛和佛像畫家查顯著等幾位好友發起的“小山五友”書畫展上。這位出生于1967年的新榕先生,首先是位作家,師從于知名散文家蔡飛躍先生,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報告文學為輔,也曾渋小說創作,先后出版兩本散文集《拾一枚紫葉的情懷》、《絲海聽濤》,F為民盟泉州市委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南天普門慈善基金會秘書長,福建省智善慈航書畫院院長,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協會小山書畫院院長,泉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兼書畫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豐澤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豐澤區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因為新榕先生的散文大多以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歷史人文為創作素材,他必須深入生活去了解和挖掘,以求更真實、更豐滿、更生動。因此,無論是在城市街巷,還是鄉村古鎮,泉州這座海上絲路起點城市的魅力讓他激情勃發,文學創作的同時誘發了以另一種文藝形式來表現的欲望。我了解到,新榕先生自小隨其父親“小山書畫齋”負責人楊金龍先生學習國畫基礎,后師從書畫家胡思明先生修習水墨山水和花鳥。雖然中斷了近三十年,雖然術有專攻,但我們也知道文藝創作的本質是相通的;盡管他不是科班出身,盡管技藝生疏了,但在知名水墨畫家陳山山、林捍陽、王閩長,油畫家謝文圃,以及詩書畫武醫兼修的曾國強等一眾好友的鼓勵與指點下,他的畫作從剛開始的生疏到漸入意境,特別是近兩年深入鄉村采風寫生,受濃郁的閩南鄉村風情的啟發,逐漸從花鳥和山水創作,轉向具有鮮明閩南“古早”鄉土風情特色的創作上來,與散文創作互為融合。
據了解,新榕先生的創作非常勤奮,文學創作之余,每日必有一畫,所謂量變到質變,在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他的技藝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作品也讓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人士收藏,他的國畫作品先后被省內外,臺灣、港澳地區和菲律賓等地收藏,多次由中國郵政制作限量版紀念郵集和明信片公開發行,國畫閩南鄉村風情系列之“鄉村印象”于2019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國畫《泮宮口》于2020年被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收藏,先后得到泉州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神州紀實”專訪報道。
藝術追求沒有捷徑,相信他在長期不斷的努力和研習修煉中,將會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創作的前途光明錦繡。(文山)
意畫風情居閩南流麗蕭雅渡人文——記知名閩南鄉土風情畫家楊新榕
紅磚琉瓦,閩南風情。亭閣小榭,淺門閑院。高低有趣,賞心悅目。透過畫家楊新榕先生的獨特作品,可以陶冶在閩南風情中。心泊其間,人文醉享!他的民居作品其藝術魅力,如雅風徐來沁人心脾!畫中看似是著力描繪一座座房屋,實則深蘊著傳統文化元素,借寫景而抒情,刻畫自然弘揚文化。他的畫不僅僅是高雅的藝術作品,也是閩南文化古今永傳的載體!
筆法精湛,縱橫有度,先生的筆法源于真實,又高于真實,他從不刻意求于形神之法,他注重的是內心觸物有感的抒發,這種不求為佳反為最佳的筆法,是屬于先生的個人風格。作品中的線條簡約而不淺薄,一筆畫煙火,一筆寫清歡,雅俗相映,心筆合一。每落一筆,既會使人斂神屏息。畫平靜之氣,寫靈動之神,鱗次櫛比的房屋依線而作,因情而成。墻映朝輝,瓦落淺絳,鐘靈毓秀,流麗悅目。文化在其筆線中緩緩流動,勾勒流暢,形神具有。沒有觀察力,沒有情緒生,難有這遂心應手的整合穿插。筆下作線,筆跡是心跡,民居非民居,情緒與靈感的表達也!
在色彩的運用上,并非是古拙沉著的一派,而是充分展示了嶺南的筆情墨趣,并十分注重色彩的干凈爽麗,纖塵不染,豐艷卻可以渲染禪韻。色彩有潤之質,也有光之感,明暗相映,厚薄復沓,渲染出層次感立體感。過渡自然,亦有對比之鮮明。老屋紅,樹影綠,寫意閩南風情的清新雅趣最感適情切意。這種極有表現力的色彩鋪陳,既可以塑造民居的寧靜愜意,也可以見證地域文化的勃勃生機。色彩是脈,意象是神,“老家”如此驚艷,全在隨類賦彩的超強功夫!
虛無恬淡乃合天德。他在民居畫的結構上,善作空間的簡潔靜寂,真實自然,不刻意不故意,真實如此,畫既如此。生活中不缺少美的空間,只是缺少塑造空間美的神通。楊新榕先生深諳閩南民居的空間靈秀,寫生能力強,對境造意最為拿手。無論是飛檐翹角,還是青瓦門面,或是青苔斑駁的石板小巷、寧靜的院落,皆可入畫成為空間的主角。遠近相須,疏密相符,民居人格化,空間靈魂化,構圖合心,空間泊情。畫里畫外處處洋溢著盎然的詩情畫意,使觀畫者如飲雕花,醉也,忘我也!
意畫風情居閩南,流麗蕭雅渡人文。楊新榕先生為閩南民居文化找到了最佳的展現通道,觀之畫之,民族的果然是世界的!寂在無聲處,妙音自然來。好畫好意象,觀賞這些作品自有風搖菡萏的體驗。人文佳作,必定觸人心扉,總是令人流連忘返。ㄖ麜嬙u論家田繼學2020年7月16日)
編輯:DEF168
最新資訊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