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或許將成為2020年開啟的下一個十年的“新時代”標簽。當未來有無數的未知時,體培機構會更加謹慎。
無論是體培賽道前浪還是體培新勢力,如何在宏觀大環境的“不確定性”之下,找到自身發展內核的“確定性”,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也是應答“新時代”的最佳答案。
11月9日,由睿萊體測主辦的“2020體培創新與發展在線峰會”正式拉開帷幕,報名人數高達2000位。本次峰會以“致新、蝶變”為主題,邀請6位行業資深人士,分享基于各自領域的前沿觀點與實戰經驗,以創新思維幫助處在迷茫期和抉擇期的體培從業者在“不確定性”中錨定“確定性”,捕捉機遇,尋找破局點!
除此之外,本次峰會正式發布《2019-2020兒童體質分析報告》,希望幫助體培機構優化產品、升級營銷轉化效能。
讓我們重溫峰會現場的真知灼見:
辛穎凱興資本合伙人
作為在體培行業的老兵,辛穎以《后疫情時代的體育培訓機構,如何從“剩”者為王到勝者為王》為題,站在宏觀角度,用數據與事實帶來了常態化下體培行業的應對之策。
他提到,體育應該回歸商業本質,體育是機構的核心內容資源,教育是機構的行業歸屬、變現邏輯。機構不僅要站在產品思維上思考,更應以商業思維將“客戶”變成“粉絲”,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辛穎看來,想要適者、剩者、勝者,應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整體視角,”跳出”思維,機構不僅要站在公司角度去看問題,還要從行業上下游去觀察,更應從宏觀國內國內政策經濟角度去從上而下去看待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二、重視危機紅利,抓住上游的資源,例如因疫情倒閉的場地、場館 “ 紅利 ”,下游的客戶 “ 紅利 ” 、人才(教練、營銷)。
三、多想想toG,畢竟國家在體育中考、體教融合方面將來會有比較確定性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也許難度比較大(與企業的資源及能力基因有關),但是活下來比什么都重要。
四、組織方面,保留骨干為全職,其他盡量多采用靈活用工(比如教練),畢竟場地成本、人力成本是這個行業的大頭,所以控制風險,但也不代表萎縮或者冬眠起來。
柏恒睿萊體測CEO
作為峰會主辦方代表,睿萊體測CEO柏恒分享了《百萬數據下幼兒體育的供給和需求》。他表示,兒童體質數據的評價和反饋是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機構想要洞察家長的消費行為,除了了解孩子體質狀況,還需了解父母的運動健康觀念,更需關注家長的“知-信-行”心理轉變過程,從而更好滿足家長的需求。
1、運動能給孩子帶來什么?睿萊《父母運動健康觀念對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調研(有效問卷1594,幼兒園家長64%,運動館家長36%)結果顯示父母意識中運動能帶給孩子的益處排名為:情感與社會性>日;顒>生長發育>認知能力。
2、消費者如何選擇體育培訓?據睿萊調查統計,家長選擇體育培訓機構的原因中教練水平占28%,價格公允、服務態度占21%,設備優良占20%。
3、評價與反饋構成用戶的信任基石。兒童運動健康數據是貫穿在體育機構經營始終,無論是新生源擴展、邀約進店、試聽課中,數據都將是家長信服的基礎。機構有多少案例,有多少孩子的體質提升數據,都將是影響家長決策的關鍵因素。
同時,還發布了《2019-2020兒童體質分析報告》,希望體質數據能幫助機構優化產品,制定適合的營銷戰略。
王曉光CFD旱地冰球CEO
“體育行業創業者要懂體育,更懂商業, 必須懂政策,盡量把業務鑲嵌到“類政府行為”的需求上,以聯合之勢來覆蓋成本。”
他認為,校園市場未來將是體培機構的練兵場、加速器。雖然,兩者內核不同,校園市場以資源導向,有其背后的運營邏輯,機構往往存在難進入,風險高,難深入,盈利差等問題。對此,他認為機構需扎根往深做,注重品質和服務,增加附屬價值,做延伸業務,用多種業務對沖門檻。
那么,如何實現校園+市場的有機結合?他分享了校園合作的背后邏輯和具體方法:
首先,充分了解學校需求、經費情況,方便機構后期進入、挖深。其次,合作方案盡量簡單,提供打包落地式服務,包括器材、培訓、教案、賽事指導、游學交流等,幫助學校無縫落地特色項目,并提供短期、長期可預見性的系統規劃。
最后,他認為體育機構可與商業地產、旅游小鎮、文旅部門合作,異業聯動,綁定宣傳,從而覆蓋成本。除此之外,機構要注重精細化運營管理,多、快、好、省,教研,市場,運營,財法務意識多維拉動企業運營。
馬衛華優尼籃球創始人
“對體育教育機構來說,除了產品過硬, 做好「管理、運營」是機構應對風險、對抗不確定性的絕佳武器。”
疫情對線下體育機構的沖擊很大,大批機構在生死邊緣徘徊,如何打磨好團隊,做好內部管理,用半年的時間追平全年業績,是擺在大家面前的“問題”!
作為知名連鎖體育品牌機構,優尼籃球創始人馬衛華,分享探討了優尼營銷管理與運營的底層邏輯。
第一,體培機構不缺教練、不缺銷售、不缺激情,也不缺熱情,缺的是管理和服務。精細化運營和服務,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坪效人效,將是體培機構在退費、信任危機等行業負面輿論之下成功突圍的關鍵!
第二,做好營銷管理的關鍵是打造一支鐵軍團隊,找到合適自己的團隊文化、使命愿景、價值觀,并在團隊中建立信任關系、建立激勵關系,使員工能自我產能、自我驅動,為團隊目標去奮斗。
第三,他認為在提升運營能效時,機構應緊抓過程和員工培養。過程可以追求,但結果只能由過程帶來;掌握正確的過程,才能不斷復制出好的結果;態度端正的員工,才有意愿去提升能力或值得公司花資源去培養。
萬炳軍陜西師范大學教授
今年,國家出臺了非常多的關于青少年體育的政策和方針,萬炳軍教授將以《體教融合下青少年體育政策的解讀》為主題,幫助體培機構明晰政策風向。
他認為要讓體育鍛煉成為社會共識,“讓練體育”成為青少年的“時尚追求”和“流行文化”,才能促進體育的落實與發展;要提高文化學習的效益、提高體育學習的效益;強化一類技能和兩類知識:科學合理的體能性技能體系、項目性技能體系和體育人文及人體知識,評價(過程性、公平性、促進性、個體性)。
寧科陜西師范大學副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副教授寧科以《運動貧窮的本質》為主題,為體培機構帶來全新維度的產品思維。
他認為,要做運動的“需求達人”,強化生活中運動參與的“動機、信心”,幫助“運動貧窮”的人更新觀念,轉變固有模因籠罩下的習慣。將教育目標融合在運動之中,圍繞身體、社會情感、感知、認知、交流5大維度,幫助青少年兒童走向運動健康之路。
除此之外,要密切關注兒童早期運動體驗,依據廣泛參與;適齡;活動時間和強度等7大指標,設計運動課程,幫助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圓桌會議
面對疫情常態、體育新政策、獲客成本攀升,機構應如何在“不確定”中找尋自身發展內核的“確定性”?在線上圓桌論壇中,凱興資本合伙人辛穎、睿萊體測CEO柏恒、CFD旱地冰球CEO王曉光、優尼籃球創始人馬衛華巔峰對話,圍繞三個話題展開了一次觀點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
本次體培創新與發展線上峰會,睿萊體測希望通過在”政策+市場+產品+運營管理+消費者“五個維度,幫助機構理解政策背后的邏輯和信號,提升機構運營管理能力,打磨好團隊,做好品牌升級和產品服務,在變化中扎根深作,找到自身發展的堅實力量。
關于睿萊體測
睿萊(RELIABLE)成立于2014年,秉承“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康好體質“的企業使命,長期致力于兒童青少年體質測評,體態評估、運動處方的相關研究,賦能兒童青少年體育教育機構為每一個家庭提供體質數據與體質提升服務,提升體育教育質量,幫助兒童養成健康的運動及生活習慣。
自2014年成立以來,服務覆蓋全國22省、200余城市、60余萬兒童,先后為保利和樂教育、芳草教育、宋慶齡基金會中國雛鷹計劃,IKIDFIT,兔+熊,YBDL青少年籃球,卓躍兒童,賽普青少,以及國內十余所高校、2000余家小學/幼兒園,1000余家兒童體育培訓機構提供支持服務。
大手筆網(www.diyiguoxue.com)中國第一文化門戶
編輯:DEF168
最新資訊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