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濱,1972年5月出生于上海,字:籽玉。家學多年,在小楷、篆書、隸書、傳統工筆畫方面術法有成。以謙修之心繼續師承各派著名書畫家,堅持臨習歷代名帖,F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長寧區、徐匯區書法家協會會員,及上海寶山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墨緣書畫室特邀書畫師,浙江省江南水墨書畫院副院長。在新聞晚報、新民晚報、聯合時報、勞動報等刊物刊登作品,并多次在各類書畫展入圍獲獎。
七歲時在其父魏國鴻(擅長水墨山水,雕塑,烙鐵燙畫,八十、九十年代在國內烙畫有一定領導地位)的影響下開始了書法學習,臨習《曹全碑》,后臨習《張遷碑》、《乙瑛碑》、《李思訓碑》、《多寶塔碑》、《張遷碑》、《膽巴碑》、《曹娥碑》、顏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權《玄秘塔碑》、趙孟頫《道德經》《歸去來兮詞》、趙孟頫《行書二贊二詩卷》、文征明《前后赤壁賦》等等歷代書帖,形成了獨有的書法意識和理解。年入中年后尤其喜愛小楷,小篆。書法功力深厚達到入木三分、筆酣墨飽、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字形正倚交錯,大大小小,開開合合,線條粗細變化明顯,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寫歪了,歪得簡直要傾倒,但這樣的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見自由,體現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調。陳容取勢險峻,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魏濱筆下的仕女畫對女性美的描述,女性的美,猶如天上的繁星、月亮,是上帝賜給人類最美好的事物。在運用工筆描繪的性感嫵媚、風韻十足;呈現出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之美,可見工筆仕女畫的奇妙。
中國傳統的工筆仕女畫以其永恒的藝術魅力穿越歷史時空,老樹綻放新花,用其獨特的視覺推出了一批傳統題材的新創作品,所繪工筆仕女畫在用筆、用色、章法、造型方面都超越古人,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那濃麗的色彩,工細的勾染和準確的造型,大大提升了傳統古典工筆仕女畫的藝術品格,促使這一古老的藝術品種繼承廣大。
魏濱的金粉國畫更是一絕,以傳統花鳥為基礎,更是將單一演示的神韻刻畫的極為精致。傳統水墨畫注重色彩,但是魏濱作畫時同時注重線條和色彩。注重虛實結合的層次感。將其自身的生活理解加入作品中,傳統的技法,現代的表現力,更具沖擊力,不同的欣賞體驗。
在其正值壯年時期就對中國畫有很強的理解力和創造力,在其不斷的學習努力下,一定會有更好的作品不斷出現。
附著名書畫家魏濱部分作品賞析:
責編:HUIWEN
最新資訊
新聞熱點